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教学风采 | 党群工作 | 就业指导 | 招生信息 | 学生天地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点立项建设 | 学院资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新闻>>新闻动态>>正文

口述的历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历程——傅光明研究员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2015年09月23日 21:23  点击:[]

2015年9月21日晚,傅光明研究员在2号报告厅做了题为《老舍与〈茶馆〉之命运》的学术报告。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计400多人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报告。报告会由文传学院副院长王贵禄博士主持。

傅光明研究员从“人”、“事”、“时”、“地”四个维度,阐发了《茶馆》这部现代文学史上经典文本的创作。傅研究员首先简要介绍了老舍的人生历程和创作历程,认为老舍的人生历程和对北京民间文化的熟知,为其创作《茶馆》奠定了基础,这是关于“人”的阐释。老舍创作《茶馆》之后,所经历的各种事件,既有着时代的内涵,又有着个体的宿命,不同的读者,从这些事件中可以读出一个不同的老舍来,这是关于“事”的阐释。时过境迁,我们该如何看待老舍及其《茶馆》的命运呢?从今时今日的视角读老舍,我们可能觉得老舍的所作所为令人费解,但回归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切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从“今天”的视角领悟出有价值的东西来,这是关于“时”的阐释。《茶馆》具有不可置疑的地域性,其地道的京腔京韵,其北京式的幽默,都使其打上了“北京”的印记,但《茶馆》因为和上世纪风云动荡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超越了地域性而具有深厚的普遍性内涵,这是关于“地”的阐释。

傅研究员还通过分析《茶馆》的四个版本(58版、63版、79版和电影版),介绍了北京人艺关于《茶馆》的再创作过程,我们今天看到的《茶馆》内蕴着北京人艺几代表演艺术家的心血,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傅研究员还论及学术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一个研究者应该有穿透性的思维、独立的思考和广博的思想,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傅研究员介绍了自己的治学方法是对“文本细读”的坚守和对“口述历史”的研究。傅研究员的讲述朴实、生动、真诚,其对于老舍研究资料的如数家珍,给文传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优秀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举行 下一条: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举行第二届研究生教学大赛

关闭

 
       快捷导航
    学校主页 | 回顾旧版 | 联系我们 |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高教社

    版权所有: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 | COPYRIGHT ©2017-2020
    校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邮箱:wenxueyuan1959@126.com 电话:0938-8368435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