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及批判的价值走向”学术研讨会分场发言(第二场)
2024年于天水师范学院一号报告厅9月14日上午10:30—11:50召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及批评的价值走向”学术研讨会第二场。本场会议由白烨担任主持人,贺绍俊担任评议人,马永强,韩春燕,杨丹丹三位专家发言。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马永强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西部文学史的书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言。
马永强教授的发言深入挖掘了西部文学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马永强教授指出西部文化在中华民族大文化的舞台上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在漫长岁月里相互交融与吸收,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容并包的深厚根基。而西部“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叙事蕴含着历史沧桑与时代变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马永强教授在发言中总结道,西部文学虽然具有地域性,但它绝不是地域文学。它既包含西部独特的地域风貌、人文风情等地域元素,又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马永强教授的发言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西部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辽宁大学韩春燕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身份、空间与当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报告。韩春燕教授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身份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乡土小说写作和批评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是身份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民的身份界定问题变得异常复杂。一方面,写乡村的往往是居住在城市的作家,他们所写的往往是记忆中的乡村,或者是挂职、体验生活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体验乡村,而乡村细微处的裂变他们往往不能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是空间的变化,城市空间向乡村空间位移,乡村出现了广场舞、超市、歌厅、洗浴中心等带有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空间。同时,乡村空间也向城市空间嵌入。面对乡土小说的现状,作家写出来的东西与其真实人生经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面临挑战。批评家的批评经验和理论储备能否适应今天的文学形式和乡村社会现实是个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杨丹丹做了题为“数字时代文学批评知识的转型和重构”的报告。杨丹丹教授看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并指出在这些巨大变化之中,有一点是永远无可撼动的,那就是“文学批评是一定切入这个时代社会和个体生命经验的”。在数字时代,文学批评如何回应和形构数字化的核心是文学批评的主体问题。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这一主体包括民族的主体和个人的主体,而在数字时代社会,“数字的主体”这一新的主体正在形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文学批评的实践路径是什么,是否还是要采取传统的方式,怎样把数字经验、数字生活甚至是数字主体切入到文学批评。面对这样的变化,知识分子要以批评的精神去面对社会、政治和社会,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主体意识。
最后,贺绍俊教授对三位专家的发言进行评议。他认为三位专家都围绕“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思考当下文学何为的问题。马永强教授以“不变”的理念关注到西部文学是中华文学中的重要一脉,思考西部文学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问题。韩春燕教授从“变”的角度,结合文学现场的发言,谈及乡土文学与乡土叙事,思考当乡村已经逐渐消失,我们应该如何书写乡村,如何认识乡村。杨丹丹教授提出在当下社会的各种变化中,文学批评家何为的问题。在数字时代下,作为知识分子要有破圈意识,以一种批判的精神对现实和社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