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首页 >> 成果速递 >> 正文

【成果推介】张维平:“大行散乐”图新考及戏剧研究图像学方法反思

发布日期:2023-06-01   发布者:文传学院   

张维平:“大行散乐”图新考及戏剧研究图像学方法反思


编者按:2023年4月,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刊发了我校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张维平的论文《“大行散乐”图新考及戏剧研究图像学方法反思》,文章已收录于知网。


       文章以图像学为基础重新构建研究方案,力求破解“大行散乐”图的学界所争,并对图文互证及图像系统构建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内容提要如下:

       图文互证和图像系统构建是戏剧图像证史的两条重要路径,图像属性确定是研究的基础。元代散乐由教坊司所掌,成为礼乐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遣使致祭”的广胜寺水神庙地方性献乐应由元教坊司所掌合法的散乐来完成。“大行散乐”区别于太常乐,其名取法汉代,汉代大鸿胪属官有“大行丞”“大行令”,因是“主谥官”而得“大行”之名。从“大行”辨析可看出,图像的性质决定研究的方向。图像之间具有戏剧史意义真正关联性是戏剧图像系统建构的关键,无内在关联性的图像系统容易生成假问题。

       图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史料,带有自身特点,它既要遵循绘画本身发展的轨迹,又要对外部对象做出反应。戏剧图像以自己的方式表现着戏剧发展历程,如果对戏剧发展史缺乏真正的关照,戏剧图像证史便无法得以完成。戏剧图像系统构建避免了图像孤证的局限,但构建应注意图像之间戏剧史意义上真正的关联性,应避免对图像“特定阐释”后的系统化。

       在具体研究中,要把个案的、部分的、区域的研究置于整体的关照之中,把戏剧艺术放在中国整体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戏剧图像作为具体的文物存在,要特别关注空间秩序和时间秩序,按照时间序列在空间中对戏剧图像重构还原,寻找戏剧图像中的社会文化信息,研究者要将戏剧图像视为戏剧艺术长河流动中多元因素影响下凝结的一个丰富的结合体。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继续前行。当图像学方法更多地应用到戏剧图像研究领域中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图像学方法的作用,又要正视戏剧图像证史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不断累积图像证史经验,在多学科综合思维下提升学科研究高度。



(作者简介:张维平,甘肃清水人。2002年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6年于山西师范戏曲文物研究所毕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近年在《四川戏剧》《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甘肃省教育厅项目一项。)


上一条:【成果推介】霍志军:《陆宣公奏议》何以跨界文学
下一条:【成果推介】赵鲲:《"古文运动"叙述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