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65周年系列活动——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
2024年10月1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莅临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其讲座题目为《翻过刀锋的阅读——略谈中国文学原典的当代意义》。本次讲座在雷达文学馆举行,由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霍志军教授主持,文传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研究生参加。
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原典的当代意义。首先,胡晓明教授从英国文学巨匠毛姆的小说《刀锋》切入,书中主角拉里毅然舍弃物质的丰饶,踏上前往印度的征途,探寻生命真谛的哲学之旅。而这一抉择,恰似在探索中国文化真谛时所需翻越的“刀锋”。由此,胡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及误读的原因?胡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的误读有三点原因:学问的缺乏、客观了解的不足以及时代思想的局限。
其次,胡教授以苏东坡与李白诗,以及《论语》中两句话为例,分析了其中的误读现象并探讨了什么是正解。“《前赤壁赋》里,苏轼以‘盖自将即其变者而观之,则万物曾不能以一瞬;即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大家怎么理解‘我皆无尽’?”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胡教授指出,现代人与古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想要靠近古人的原意,读古人写的注释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如何理解《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番讨论后,胡教授告诉大家,近代以后,这段话仅被解读为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呀”,这就是一种误读,是“经典浓度被稀释”,让经典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胡教授还以戏曲举例,《白蛇传》中的小青、《西厢记》中的红娘、《玉簪记》中的老艄公、《霸王别姬》中的虞姬,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伦精神、崇高人格的“成全”精神。
从苏东坡的词句、论语的章句、到戏曲的故事,胡教授通过经典文本带领同学们分析了有关中国原典的误读,关于中国文化,胡教授主张客观地了解,对历史有温情,对文明有敬意,对文化有反思。胡教授还告诉大家,中国文化主张读书人成为君子,“君子即精英的生命,是一种有修行、有境界的生命。”君子完成自己有两种方式,一是修身治心,即“成己”;一是推己及人,即“成物”。君子所“成”的别人之美好,其实也是自己的美好。讲座的尾声,胡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提问互动,并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人的生命虽有限却可以无限,就看你如何从有限中发现无限。生命其实并无意义,意义全在于人的创造与发现。经典之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在你人生不同的阶段和你对话,而每一次对话都有全新的体验,所以读经典、读原典要联系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国文化是通往心灵哲学,结合中国原典的当代意义,胡教授希望同学们能从有限中发现无限,端正人生的方向、拥有自由的心灵,向往刚健的人格,体验人生的美好。
最后,霍志军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深入总结。他指出,胡晓明教授从个例论述了原典的误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讲解精彩,内容丰富,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启发。霍教授借用《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经典章句,希望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要有问题意识,在生活中,要用心体会生命的美好,活在当下,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地拓展生命的广度和宽度,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