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宁研究员应邀做线上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08-12   发布者:文传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宁研究员应邀做线上学术讲座


      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宁教授,于2024年8月10日晚7点至9点为文传学院师生进行了线上讲座,讲座题目为《韩柳古文结构的差异》,此次讲座由文传学院院长王贵禄教授主持,文传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300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刘教授由欧阳修等人的评价引出韩、柳思想与古文风格的不同,对韩愈的重要文明贡献做了说明,认为韩愈在中唐复杂的思想环境中,深入思考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他的思考影响千年,极具开创性。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思想和古文创作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对于理解古文的思想与艺术,对于理解古文千年传承的独特历程,十分重要。尔后,讲座主要围绕韩柳对文道关系的不同认识、韩柳对师道的不同态度、韩柳古文结构的差异三个方面,具体展开。首先,在文道关系的认识上:韩愈和柳宗元虽然都追求文以明道,但韩愈强调“文”“道”并重,对“文”的意义有深刻认识,强调要全身心沉浸于圣人之文感悟圣人之道。柳宗元对文道关系的理解,带有工具论色彩,注重以理性的分析来学习圣人之文。韩愈对文道关系的理解,被后世古文家不断传承发展,成为古文家对文道关系的主流认识。

      其次,韩、柳对待师道亦持不同态度:韩愈大力弘扬师道,柳宗元力避师名。韩愈高度重视人对于弘道的意义,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培养,其《师说》就体现了激发学生从师向道的激劝之义;其《原毁》也有助于理解其大力提倡师道的内在思想基础。柳宗元力避师名,有贬谪处境的影响,也体现了他的清节自守。

      再次,刘教授详细分析了韩柳古文在结构上的差异:韩愈的古文追求拟圣精神,贯穿着自强博爱的核心旋律;韩文常以追求“定名”作为行文的结撰之法,以此表达拟圣追求。刘教授详细分析了《师说》《送董邵南序》等名篇所体现的“定名”结构。而柳宗元的古文注重对理念进行辨析,辨正然否,如《封建论》等。刘教授对《封建论》的思辨特点、思辨结构也做了详细解析。韩、柳二人都注重取法前人艺术,但彼此取法的方式不同。韩愈注重“师其人”,对于前代作者,常能深得其家法,其文章常可见出前代作家个性化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影响。柳宗元则注重“明其理”,善于把握前代文章长期形成的艺术传统,究明文理。韩、柳古文的叙事之法也多有不同,刘教授结合《张中丞传后叙》《段太尉逸事状》,对此进行了分析。古文结构的差异,使韩柳古文呈现出不同的表现风格:韩文抑扬起伏,柳文镵刻精确。

     

      讲座对韩柳古文的众多名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刘教授还谈到了持续千年的古文传统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如何深入理解古文,理解唐代的文化创造,分享了许多精彩见解。讲座结束后,刘教授还细心地解答了校内外师生的提问。

      王贵禄院长为本次讲座做了深入总结。他指出,刘教授的讲座对唐代文学研究、散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和借鉴,其研究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善于分析古文的文学渊源与思想渊源,能够走进历史,观察演变,视野开阔;第二,文本解读十分精彩,讲座中分析了许多传世名篇,皆有新的发现,善于结合大量文献史料进行互文解读,思考深入而令人信服;第三,开拓了散文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散文研究很需要思想的探索与方法的建构,这是散文研究的难点和挑战。西方文论缺少散文研究的理论建构,刘教授探索了文学思想与文学成就的融合性研究,将文章史和思想史有机结合起来,很有启发性。从她对韩柳古文的分析,还可以体会到许多人生真理、社会真理,这是文学研究引人入胜之处。王院长还推荐大家仔细品读刘教授的论著《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韩、柳,理解唐代文化创造以及散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上一条: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应邀做线上学术讲座
下一条:浙江大学胡可先教授应邀做线上学术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