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应邀做线上学术讲座
中国唐代文学会第22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邀请众多名家开展系列讲座。2024年8月12日晚七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诗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副会长蒋寅教授应邀,为文传学院师生及其他与会学者作线上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再说意境的本质及其理论定位》。此次讲座由文传学院霍志军教授主持,300多名师生参加。
蒋寅教授在讲座开始指出,我们的辞典和教科书对“意境”的本质缺乏清晰的界定,定义不清楚。参看近代以来学者对意境的定义,如宗白华、夏昭炎、顾祖钊等,大多存在观念、术语、概念、范畴的混淆。通过以上分析,蒋寅教授总结出,对意境的不同理解实质上源于对理论定位的不同判断。如此复杂的问题无法纳入一个概念中,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在于如何扩充意境的内涵和定义,而在于赋予它更适当的理论定位。历来意境的阐释根本缺陷在于我们谈论的是一个范畴的问题,却当它概念来对待,缺乏清晰的理论定位。
蒋寅教授引张东荪观点,认为概念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结论的,一类是表示预设的,只有表示预设的概念才是范畴。在此基础上,提出范畴的两个属性:工具概念及其传统性。基于以上论述,蒋寅教授阐明了意境作为范畴的意义,即要以它为核心建立一个解释中国诗歌审美特质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系统和学术体系。质言之,意境需要的不是解释和阐发,而是提炼和抽象,用它来概括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质。同时,蒋寅教授还指明,作为概括这种表达方式的意境范畴,不是对应于具体艺术现象的具体概念,而是概括这种普遍存在的抽象范畴。但学界不注意区分观念、概念和范畴,一方面将古人的观念性内容塞进“意境”概念,一方面又每每将意境对应于写作的某个环节(如谢冬冰《论意境的完形生成》),就降低了意境的理论品位。
蒋寅教授对“意境”作为范畴的历史依据,作出细致的分析,梳理了它的发展流变历程。中国诗学很早就关注言-象关系,六朝已形成一套言说,后来在佛学的启发下,“境”的概念被引入诗学,用以说明诗美生成的要素和层次。但直到盛唐时代,“境”“象”之区别还不太清楚,经常混用不分。到中唐时期,“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为诗美的重要概念郑重使用,才使诗意的超文本性受到重视,并最终赋予本体属性。起码到明清之际,人们已用“境”的概念来指称诗歌的形式媒介。境是由意象符号构成的形式媒介的总和,具有时空的完整性。一篇作品的意旨用名言直说,毕竟无甚趣味,惟有托附于诗化的媒介才能获得婉曲有致的表达。经过上述严密的论证,蒋寅教授对意境作了这样的定义:意境是概括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及其生成方式的范畴。只有从范畴的高度把握意境,在范畴的意义上使用意境概念,才能理清意境与意象、与情景交融、与中国诗歌的审美特征、与中国诗学的关系。
最后,对于将意境的理论品格定位为范畴的意义,蒋寅教授还为我们作了解析,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符合古人的习惯用法,维持了与文化传统的悠久联系;
二是突出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便于在中外诗学比较中确立自己的理论品格;三是可与当代文学理论相对接,沟通中外诗学理论命题和学说,在凸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之有效价值的同时,使意境具备较高的理论清晰度和可操作性。
霍志军教授为本次讲座作了总结。一、解读富有新意。在这次讲座中,蒋老师对意境的本质作了非常细致的辨析,让我们了解了意境的属性,一个是工具属性,一个是和传统对接的属性。同时,正因为意境是预设的,它也可以是与时俱进的,在将来还有阐释的张力。通过这样细致的辨析,学界今后在使用意境这个范畴的时候,也会更加标准化、严密化。二、蒋老师的演讲逻辑严密,论述清晰,研究的方法和范畴方面对我们非常具有启示意义。另外,蒋教授对意境范畴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使我们对意境的认识更深一步,更富有理性的思考。还有,蒋教授指出意境范畴意义有三,既符合我们中国传统诗学阐释的习惯,也突出了古典诗学的审美本质,并能够与当代文论有着很好的衔接,显示出蒋先生非常圆通的论证和深厚的学术功力,深化了我们的认识。三、表达了对此次全体与会者的感谢,引用韦应物诗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诚邀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躬逢盛会,莅临天水,指导我们的工作。